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那个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富人和贫人间的不平,似乎已经达到了顶点……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是替富人耕种土地,只获得1/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农或者泰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材料二我瞩目凝视,而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节制你们傲慢的心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就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
——梭伦
材料三所有债务一笔勾销,这项决定被称为解负令;取消六一制土地上的标记,土地回归农民所有……然而,雅典极需改革的这个事实显示出,拥有土地的贵族彻底掌控整个国家的命运,梭伦认为务必截断贵族世家对整个政府的控制。
——约翰·索利《雅典的民主》
材料四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的是,梭伦贯彻实施这些法令为什么没有遭到氏族贵族和债权阶层的激烈反抗?对此,我以为除了可用当时社会危机的深重和平民仍有政治活动来解释外,梭伦在推行改革措施时,能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循序渐进,掌握一定限度不无关系。
——博尔加《希腊的传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导致梭伦“悲哀”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梭伦在经济上“节制”富人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在政治上“截断贵族世家对整个政府的控制”的创新举措和主要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一定限度”的含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9-09 01:46: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