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晚清之际,西方列强携海上之势东来,撞开中华国门,凯觑南海诸地,激起了晚清政府有识之士的海权意识。1902年,在清政府阻止日本对东沙群岛的谋夺行为后,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东、西沙群岛巡视勘察,“并伤海防总办刘冠雄,在该岛东沙岛设立旗台,派水师驻守。
1910年分别设立“筹办西沙岛事务办”“管理东沙岛委员会”,同时增派驻守人员。政府派水师不断巡视洋面,1909年张人骏再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等巡视西沙群岛,对该群岛进行深入调查。李准等率领170余人乘伏波、深航、广金三艘军舰,6月5日到达西沙群岛。他们先后巡视了伏波、甘泉等14岛,对其地理地形、物产资源、有无泉水等情况逐一考察,军舰每到一处皆勒石命名、鸣炮升旗,重申中国主权。在这次巡视中,随船的测绘委员和海军测绘学堂学生绘制了西沙群岛总图和西沙各岛的分图,并对部分岛礁以官方名义重新命名,废除西方殖民者所起的岛礁名称,沿用渔民对一些岛礁的传统命名。这些举动使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西沙群岛为中国领土,各国航海之书都称其为中国领土。1907年两广总督张人骏与日本交涉东沙岛时,他搜集到许多有关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献和图籍,如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等,让日本人哑口无言,只好承认东沙岛是中国领土。晚清政府维护南海权益之举,是与当时对国际法中有关领土主权的认识分不开的。
——摘编自郭渊《晚清政府的海洋主张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维护南海权益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