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五代十国流通的货币主要是唐代的铜钱。当时销熔铜钱以铸铜器出售的行为屡禁而不止。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又都使用中原的铜钱,政府屡禁输出也无效。现钱缺乏导致现钱增值的情况持续到宋朝。
后晋采取“无问公私,应有铜者并许铸钱”的政策,后来禁止私铸铜钱,只许官铸钱。后周世宗“采铜兴冶,立监铸钱”,“除朝廷法物、军器官物、寺观内物外”,其他铜制品都用来熔铸铜钱。十国大都也铸钱,据《文献通考》称:“诸国割据者,江南(南唐)曰唐国通宝,又别铸如唐制而篆文,其后铸铁钱”;“两浙(吴越)河东(北汉)自铸铜钱,亦如唐制;西川(前、后蜀)湖南(楚)福建(闽)皆用铁钱与铜钱兼行,湖南文曰乾封泉宝”;“商旅出境,无所用之,皆易他货而去,故能以境内之物易天下百货,国以富饶”。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五代十国现钱缺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五代十国货币改革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3-28 11:4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