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西晋帝司马炎在位期间(265-290年),努力革除弊政。268年,司马炎颁布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并相继宣布解除对曹魏宗室和汉朝宗室的禁锢;罢除曹魏政府对出镇、出征将士留取人质的法令;恢复被曹魏废止的谏官制度,并委任傅玄、皇甫陶等清正敢言、有才能的官史为谏官,开直言之路。同时,重视生产,劝课农桑,招抚流民,兴修水利,面对“地有余羡而不农者众”的现象,实施占田制,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土地。史载,太康元年(280年)西晋有246万户,而到太康三年(282年)较太康元年增加了130多万户。《晋书•食货志》曰:太康时期,“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威安其业而乐其事”。因晋成帝此时年号为“太康”,史称“太康之治”。但是,受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制度上学习西周,大搞分封,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晋武帝为革除弊政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晋武帝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