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材料三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
(3)据材料三,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4-14 04:49: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