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毗邻的赵国又发生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当时实力稍逊的赵国夹在齐、秦两个大国之间,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东方正虎视眈眈;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游牧部落也是赵国的重大威胁。面对这种不利的战略态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胡服令”,将传统的大袖长袍改为胡人的小袖短褂,腰系皮带,下身长裤皮靴;同时模仿“三胡”骑兵的装备和训练方法,组建骑兵部队,取代春秋以来惯用的车兵和步兵。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商鞅变法类似于“对内改革”,而“胡服骑射”则类似于“对外开放”。因此“胡服骑射”不单是服饰文化和军事改革,它更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缩短了胡人和华夏族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

——摘编自杨波《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在军事领域的改革成效是立竿见影的,他在最短时间内“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扭转了赵国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解决了赵国周边的国家安全危机,同时也拓土开疆千里。虽然赵国的变革有成效,但比起当时的诸候国来说,却东边不如齐国富饶,西边不如秦国变法深刻。相比秦国商鞅变法,则与赵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纯军事领域的变革大为不同。商鞅变法抓住了富国强兵的根本就是人力物力财力,他通过变革废除了与当时不适应的春秋旧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秦国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富国强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意义,并指出相对于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的不足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5-25 09:03: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