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材料 朝贡贸易在永乐至宣德年间臻于鼎盛,正统以降,入贡国家日渐减少,如自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六年(1493)自广东入贡的海外国家仅占城、暹罗各一次。不过,私人海外贸易队伍却逐渐壮大起来。嘉靖倭乱发生后,明朝朝野曾发生过一场禁海问题的争论。明穆宗继位,面对倭寇之乱屡打不绝的现实,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问题亟需解决。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书“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明穆宗当即批准了这一奏请,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不久又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设立督饷馆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出海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若私自前往日本,则处以“通倭”之罪。史称“隆庆开关”。史载隆庆初,仅月港一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从此“倭渐不为患”。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隆庆开关”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隆庆开关”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5-28 07:4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