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年,王安石推行免役法,取代以往的差役法,这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分派差役,北宋政府把民户分为九等,下五等户一律免役,上四等户则量其家产而分别给以轻重之役。但是这些规定实际上有似虚文,官绅豪强大地主都有免役特权。这样,各种差役就都落在地主阶级的中下层和比较富裕的自耕农民身上了。人们千方百计地逃避,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的人尽量少养牛马,少耕种几亩田地,以降低自己的户等,有的甚至抛弃本乡本业而流亡异地。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一王安石》
材料二:免役法是按户等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免役钱,因此确定户等高低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成为免役法实施中能否公平的关键所在。而按原来政府的标准定出的户等都是很不准确的,这就给那些不法官吏在定户等中乘势弄权、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等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除了征收免役钱、助役钱之外,又多收二分所谓的免役宽剩钱,以备水旱灾荒年份之用。地方官吏为邀功请赏,原只规定征收20%的免役宽剩钱则按百分之四十、五十的比例征收……朝廷在实行免役法之后,又实行了保甲法。这使民户既纳了役钱,又要再服役。
——方宝璋《再论宋代免役法的利弊》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推行免役法的背景和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免役法设计中的进步性,据材料二概括免役法实施中的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免役法的实施给你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