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田归国家所有,按户按口分配。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桑田为世业,不还官。露田和桑田均不得买卖。对于奴婢和壮牛受田亦有规定。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任职高低,所给公田亦有规定。其次,又相应地制定了定额赋税制度,按户纳税。
——《中华文明史》卷二
材料二 493年,孝文帝先利用卜筮制造舆论,令太常卿斋卜,筮以南伐之事,遇“革”,他立即说:“顺天应人之卦也!”群臣果被慑服,……会中,元澄稍露异见,他即厉声驳斥。会后,单独召见元澄时他又温言说:“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他与元澄坦诚相商,终于达成了共识。
——据朱兴和《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
材料三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
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为减少迁都阻力而采取的策略。
(3)材料三的作者是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