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材料一:“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重。请令商人矜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引(一种领盐凭证,每引二百斤)。商人运粮毕,即以原给盐引数童赴所在官司缴之(以取盐),如此则转运费省而军备之用充矣。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法。

——摘编自《明史食货志》

材料二:伴随着开中法的实行,山西商人迅速发展壮大,并且产生许多大盐商。但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能够保证开中法的严格实行,商人为了得到食盐所面临的困难非常大。即使是在理想的条件下,一个商人要完成这一交易也需要大约两年,甚至五六年时间。此外,在开中法逐渐提高门槛的局面下,只有能与官府匀结的大盐商才可以逐渐生存下来。

——摘编自《晋商研究》2008年第一辑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颁布开中法的原因及实施方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初推行的开中法予以评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8:02: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