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近代意义的高等教育产生于晚清,但因长期政局动荡,大学教育与底层民众基本隔绝,无法带动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需要大量工科技术人才,对高校进行调整与改造已成必然。1950年6月8日,在全国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上,被聘为教育部总顾问的苏联教育学家阿尔辛杰夫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应按照专门化的方向发展。由此,中国高等教育确定了“以苏为师”、按照苏联模式重建高校教育制度的方向。1952年5月,教育部公布具体方针:“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同年,将所有65所私立院校全部改为公立。1955年,高等教育部决定调整部分高等院校的院、系、专业设置与分布,并将沿海一部分高校前往内地。

——摘编自郑柏松《新中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2年新中国高校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2年新中国高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2-03 11:48: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