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唐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把持政柄,大肆卖官,所置员外、检校、判、知等官泛滥,多达数千人,造成政府开支急剧增加。唐玄宗即位后,开始裁减冗官,“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精简官僚机构。同时,恢复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以监督朝政。唐玄宗还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和信任。玄宗重视官吏的选拔。改革科举制度,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尤其重视县令的选任,开元四年,玄宗对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有45人因不合格被淘汰。玄宗还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十月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以定升降黜陟。开元末年,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及人员编制,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保证行政效率
——据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吏治革新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玄宗的吏治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