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由于铸造和发行货币利润丰厚,各地银元、铜元滥发现象严重。受当时世界金本位机制的影响,中国不合理的战争赔款被迫以金价结算,使得清末银贱金贵和通货膨胀现象严重。1903年,清廷鉴于“各省所用银钱,式样各殊,平色不一,最为商民之累。自应明定划一银式,于京设立铸造银钱总厂。俟新式银钱铸成足敷颁行后,所有完纳钱粮关税厘捐一切公款,均专用此项银钱”。但这次改革仍未解决以各省督抚为中心的币制“分权化”局面。一篇名为《国民破产之恶兆》的时评这样记载,当时由全国重大的钱庄、商号倒闭所引起的社会混乱事件,“宣统元年(1909年)三件,二年八件,今年仅过五月而已有五件。其救济用款约三千余万两,而搁而不理者尚多”。
——摘编自叶明华《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间接推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币制改革的内容,并进行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