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晚清时期,坚持银两和制钱双重本位制,但轻重成色随时随地而变;大量涌入的各种外国银元加剧了币制的混乱;各省也纷纷铸币,“所铸形式既异,成色亦复参差”。于是,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清未发生了“金银本位制讨论”和“圆两之争”。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
第一条大清国币单位定名曰圆,暂就银为本位。
第二条国币种类如右:银币四种(一圆、五角、五角伍分、一角)镍币一种铜币四种(、五厘、一厘)。
第三条一圆为主币,五角以下为辅币,计算均以十进。
……
第八条各种银币无论何枚,其成色与法定成色相比之公差,不得逾千分之三。……
第十二条大清银行为国币兑换机关。
……
第二十条自本则例奏定之日起,所有各省现铸之银铜币,一律停铸。

——摘编自沈云龙《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币制改革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2-10 09:49: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