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组织留学教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 2岁。在120名幼童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他们是从当年14717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1981年底,清华大学首批派出的赴美留学学者全部归来,校方欣喜万分,将9位学者的留学简况制表记录,以志来者:
1978年清华大学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情况
系别
| 姓名
| 派往学校
| 所学专业
| 回国时间
|
化工系
| 曹小平
| 伯克利加州大学
| 理论固体物理
| 1981.4.11
|
无线电系
| 彭吉虎
|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
| 波导光学
| 1981.1.3
|
工程物理系
| 张育曼
| 伯克利加州大学
| 反应堆物理计算
| 1981.10.19
|
工程物理系
| 赵南明
| 伯克利加州大学
| 生物物理
| 1981.4.14
|
计算机系
| 郑衍衡
| 普度大学
| 平行处理及多机系统
| 1981.3.6
|
自动化系
| 李衍达
| MIT
| 地震波的信息处理
| 1981.4.11
|
水利系
| 张楚汉
| 伯克利加州大学
| 坝工抗震
| 1981.6.1
|
机械系
| 柳百成
| 威斯康星大学
| 铸工冶金学
| 1981.1.1
|
化工系
| 催国文
| MIT
| 高温陶瓷
| 1981.1.1
|
——清华大学新闻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70年代和1978年两次赴美留学的异同。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两次赴美留学出现的原因,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