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继承前人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同一时期思想界呈现出什么局面?
材料二: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到过许多州县,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一一《普通高申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哪位思想家?材料二反映了他什么思想主张
材料三: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金扑隶也。”
——严复《辟韩》
(3)概括材料三中严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这一主张在当时中国的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一一孙中山
(4)材料四阐述的是近代中国哪一重大思想理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实践该理论的?
材料五:“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共十八大报告
(5)“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