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渍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权思想最重要的代表。在掀起护法运动的前一年,孙中山提出了以“直接民权”作为建设民国的新“理想”和“新法”。所谓“直接民权”制,是相对于代议制这一间接民权制而言。在代议制度下,一般民众只有选举权,而其他权力都要通过议院议员来实现。“直接民权”制同时将四种权力直接交给人民,即除了选举权外,人民还具有罢官权、创制权和复决权。通过行使这四种权力,人民就可以对政治起到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摘编自《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演变及其价值》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既然是中华民国,实行共和制,那就应当“官厅为制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孙中山把反对列强侵略、实现民族平等,作为追求自由的目标,实际上,是把主权作为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把个人的人权提升到群体的、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权的新高度……在经济上,孙中山注重维护群体权利的人权观。他强调国民在社会中普遍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受权。反对将财产所有权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绝对化,主张通过国家法律的积极调整和干预使社会财富的使用和分配合理化;反对经济上的绝对自由竞争原则,要求不断加强生产资料的国有成分,增加社会福利,使老幼病残皆有所养。
——摘编自《孙中山的人权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关于人权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人权思想未能执行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1-30 05:05: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