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中国人民知识程度之不足,固无可隐讳者也。且加以数千年专制之毒,深中乎人心……(辛亥革命时)曾十起而十败者,以当时大多数之中国人,犹不知彼为满洲之所征服,故醉生梦死,而视革命为大逆不道。

——孙中山19171919年所著《建国方略》

贫乏之农夫,劳苦之工人所在皆是……其要求解放之情至为迫切,则其反抗帝国主义之意亦必至为强烈。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

——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

(1)依据材料一,比较两个时期孙中山对待民众的不同态度,并简析导致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五四以前的历史表明,中国走西方国家老路的尝试没有成功,此后,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前赴后继,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的“走西方国家老路”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理论创新。
材料三 一些同志天天讲***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批评的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1978年中国是如何实现了思想领域的重要转折。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2-05 02:47: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