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芳(1770——1846),字通逵,贵州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晚清名将,贵州封侯第一人。鸦片战争爆发,杨芳随参赞大臣奕山赴广东迎敌,杨芳到广州的第二天,广州城附近又有两座炮台被英军攻克。时人梁廷枏写的《夷氛闻记》记载,杨芳看到夷舰上的大炮总能击中我,但我却不能击中夷;我方炮台还是在陆地固定不动,而夷炮却是处在“风波摇荡中”的舰船上;我主夷客,种种条件都大大有利于我而不利于夷,但夷炮威力远在我炮之上,认定“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于是广贴告示,“传令甲保遍收所近妇女溺器(指马桶)”作为制胜法宝。他将这些马桶平放在一排排木筏上,命令一位副将在木筏上掌控,以马桶口面对敌舰冲去,以破邪术。此事,《粤东纪事》也有记载,杨芳初到广州,“惟知购买马桶御炮,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杨芳的这些招数自然完全无用,筏上副将仓皇而逃,英舰长驱直入,杨芳急将军队撤回广州内城,匆忙与英军“休战”。
——摘编自雷颐《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材料提供了一个近代战争中的细微情节,从中可管窥中国近代历史大变局。请从以上材料中自选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