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6年8月,《时务报》创刊,梁任总撰述。先后写了六十多篇文章,“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898年9月,改革失败,到日本。深入研究了卢梭的自由思想。“民权兴则国权立”,提倡“破坏主义”,赞同“摧倒数千年之旧物,行急激之手段”。
1903年,游历美洲。“吾游美国而知共和政体,亦不如君主立宪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中国实行共和制度,无异于自取灭亡”。“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
1911年,认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天祸中国”,“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
1912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为袁出谋划策,组织“进步党”,宣传国权,限制民权。
1915年8月,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时,他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吾实不忍坐视此辈鬼蜮出没”。9月《梁任公与英报记者之谈话》:“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两者既无所择,则毋宁因仍现在之基础,而徐图建设理想的政体于其上,此吾数十年来持论之一贯精神也。” 1916年后,宣传立宪道路。
——据《梁启超全集》等
(1)依据材料,简述梁启超政治思想“变”的过程。
(2)“有意志与选择能力的人类,……根据自己认定的思想目标来创造历史。”(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梁启超在多变的表层下仍展现出一定的不变之处”(学者黄克武)。你怎样认识梁氏思想的变与不变?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6-03-10 07:3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