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试题)社会主义逐步成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于是近世所谓社会主义者出而代之。……社会主义,其必将磅礴于20世纪也明矣。”1920年,他又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斑而就”.梁启超、等人的主张引起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不满,他们对梁启超发起了论战,如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驳斥梁启超的观点,坚决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指出唯一出路是用暴力手段.经历这次论战之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认识逐步统一,不久***在上海成立。孙中山则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
一摘编自李喜所《梁启超新传》等
材料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
①梁启超是将社会主义术语引入中国的第一人。②从孙中山到邓小平,先进的中国人都探讨过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据周永学《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与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焦点,指出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的活动。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分析梁启超研究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并指出其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相同之处。(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