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古代中国文化是一元的,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多元文化生态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看准了政治责任,非有学问及道德的人不能担当……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从事政治的基本学问,但他却无从政的机会。乃广收门人弟子,达三千人之众,教以六艺……志在造就士及君子
——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材料二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艺,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严,迪绝百流,遂乃兴学校,置博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三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得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一个人从政应该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分析这一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走向,请结合洋务思想加以说明。
(4)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据材料四,归纳《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0-14 04:0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