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陈独秀等知识精英,以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为舞台,将庞大的西方自由主义体系,针对当时中国的现状,浓缩为“民主”与“科学”两个口号,进行启蒙宣传,反对一切旧文化,由此掀起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被称之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因为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和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全然相反,一个是重在平等精神,一个是重在尊卑阶级,万万不能调和的……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政府考试文官,居然用“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和“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为题……试问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是否能容这“以君统民,以父统子,以夫统妻”不平等的学说?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材料二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胡适《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了挖掉“树根”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0-20 09:0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