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停科举以广学校。他们认为,科举“阻碍学堂,妨误人才”。“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政时艰,必匀推广学校始,而欲广学校必先自
停科举始”。而“停罢科举,庶几广学育才,化民成俗,内定国势,外服强邻,转危为安,胥基于此”。这年八月,光绪帝颁发上谕,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著自两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被废除。
——摘编自朱耀廷《明清北京科举制的兴废》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种革命性的变革。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问题。改革者在商议废科举时,不但给旧的科举士人筹谋了相应的出路,而且给新式学堂和留学生奖励科举科名出身,使他们在新制度下同样得到旧制度的利益,新学堂很快吸收了更多的读书人。本来已遭各方非难的科举制度已成一具空躯壳。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手法使新学堂取代旧科举得以顺利实现,这是新政时期制度变革过程中的一个成功范例。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同意废除科举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科举制得以顺利废除中得到的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1-30 10:1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