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博斯年(1896-1950年),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3岁开蒙,11岁读毕十三经,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受胡适影响,和极参加新文化运动,认为“觉得欧美的东西都是好的,固然是荒谬极了;但极端的崇外,却未尝不可”。20年代学成归国后,倾全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出“不分东方与西方真理只有一个”的文化观。“建设科学的东方学”,开创了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王凤青《博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受欧洲兰克实证主义史学和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观点,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对殷墟进行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甲骨文和殷商文物;对明清大内档案进行抢救、整理与编目;撰写《东北史纲》,创办《独立评论》,积极为抗战服务,有“学林霸才”的美誉。
——摘编自焦润明《博斯年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斯年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傅斯年对中国史学研究的贡献。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3-16 10:0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