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且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印记……他们能够以先知先觉的姿态站到时代的最前沿……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眼前的“乱世”,更重要的是“知识”也使他们学会了用理性反观自己。通过反思……他们产生了”拨乱反正”的使命感、责任感,希望用他们掌握的知识“经世致用”,挽狂澜于既倒。
——摘编自列瓦雷士《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士”,集正统与道统于一身……他们必须既议政又参政。民初知识分子大体上认同于‘士”这一社会角色,也力图继承士的社会责任;但他们相对要超然一些,多数人都如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即停止在议政阶段。作“社会的良”,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更有人试图将学术与政治分开,干脆钻进象牙塔,像胡适所说的“回到故纸堆中去”。不问世事。
——摘编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待社会政治活动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在处理社会政治活动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3-01 06:25: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