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近世的改革事业,是很远的,蓄势是很久的。这种变动,不发则已,一发之后,就如悬崖转石——看得他似乎亦有顿挫,其实算不得什么——非达到目的不止。所以现在正是变动时代,正是个变动了方在中途的时代。
——吕思勉《中国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李鸿章“物质改革”的主要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其不能进一步改革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被取代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的核心思想及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近世改革开始“蓄势”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回答这种改革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