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屈服,出现了所谓“中外和好”的局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在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看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重大作用,于是对其大加赞赏。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因而必须购买外国枪炮,设局制造枪炮,“以资攻剿”。——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顾炎武的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