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在俄(苏)人数 | 学习内容 |
1899—1911 | 28 | 俄语、矿业、商业 |
1921—1927 | 约1400 | 马列主义基础、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联共(布)党史、国际工运史、武器性能、战略战术 |
1927—1930 | 约1100 | 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唯物史观 |
A.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 |
B.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兴起相关 |
C.20世纪20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
D.“以俄为师”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的基本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