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康有为借助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1)据材料一说明洋务派对传统文化与西学关系的认识,并据材料二说明其认识的局限性。
(2)据材料二、三,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3)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持有的偏见及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05 08:4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