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的文化启蒙,是戊戌变法、清末留学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在文化方面的历史积累。就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引进而言,无论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俄国的,也无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当代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致力于思想启蒙为宗旨,也是近代以来首次大规模的本土化的文化改造运动。五四启蒙的受众是广大经过清末民初中国教育的转型而纷纷出现的新式学校的学生。这是中国社会经过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变化才诞生的新型知识阶层。这个阶层刚刚出生,就满腔热情地呼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召唤,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摘编自李良玉《启蒙、救亡与革命时代的终结——再论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
材料二 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封建意识形态一直延续下来。本质上,这种意识形态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要求格格不入。它既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提供科学知识,也不能为资本主义的工商贸易与民主法治要求提供价值支持。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以知识革命为历史前提。中国近代化的这种价值外摄的特点,决定了近代文化实现知识革命的基本特征必然是“学习西方,批判传统”。
——摘编自李良玉《超越“五四”对传统的批判》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与新型知识阶层诞生相关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变化”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前期“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