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统治阶级在体制内所主导的,旨在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一再挫败,因而体制外的被统治阶级才不得已进入政治舞台的中心,承担起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职责……采取的手段也日益激烈和彻底,即从体制内的“自强”运动到对体制本身的改良,再到暴力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中国史学汇编》

材料二 然而,在那个时候,不愿意变的人更多。所以,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嬗递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近代中国就在这种矛盾中拖泥带水地趔趄而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先后在“体制”内外进行哪些尝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康有为为例,指出维新运动时期他是如何应对“沉重的阻力”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近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20 05:16: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