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把“仁”作为最高的价值和德行,强调人与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相亲相爱,达成关系协调、社会和合。因此,“仁”的价值观,包含了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是以“和合”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儒家提出“明分时群”,“人能群”以“分”为前提,以“和”为本质,要求建立“群居和一之道”。“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仁义”的内在追求,“礼”是仁义的外在保证。一个充满“仁爱“的和合社会,应当是社会各个等级的人恪守角色本分,不逾规违矩。

——摘自季明《古代中华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价值观转化的一个重要动力。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了的价值观促生了洋务运动这样一场自强运动的出现……改变积弱、寻求富强与反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了价值观的变化和思想的启蒙。在中国近代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当中,除了“自由”“平等”“民权”等普世观念之外,“独立“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凸显了出来。

——据程志华《批判与建构——价值观在近代中国的嬗变》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22 02:45: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