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思想家叶适)剖析理学的思想,揭示其“中国之学”和“夷狄之学”相混杂的内在本质。叶适认为,理学尤其是程朱之学实际上并不是源于尧、舜、子思之道,而是发挥孟子的“新说奇论”,再掺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部分内容的产物。其结果是“道之本统晦矣”。朱熹等人更是以《孟子》为宗主,视佛、老为同道,“依于神而夸其表,耀于文而逞其流”,殊不知佛学与中国之学,“皎然殊异,岂可同哉”。

——陈国灿《叶适与南宋反理学思潮》

材料二 方孔之初立教也,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亦汲汲然动矣。岂谓为荀学者,乃尽亡其精意,而泥其粗迹,反授君主以莫大无限之权,使得挟持一孔教以制天下!彼为荀学者,必以伦常二字,诬为孔教之精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等人及知识界力主“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梁漱溟是不赞同的。他第一次在北大开课时便对“打倒孔家店”的学生说:“我此来除为释迦、孔子解释发挥外,更不做别的事。”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更是大胆地批评了新文化运动“向西走”的不对,公开声称要“向东走”。他称“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来得高妙”。他断言: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刘友梅《梁漱溟:世界文化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孔子时代的儒学相比宋代理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叶适、谭嗣同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及各自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胡适、梁漱溟文化主张的共同倾向。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8-28 12:4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