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碰撞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

材料四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其主张,该主张在19世纪60—90年代被洋务派进一步发展而进行什么样的实践活动?
(2)材料二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一,其进步性体现在哪里?在中国思想界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何时被请到中国来?
(4)根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0-28 10:4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