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动重学之率凡三:曰力、曰质、曰速。力同,则质小者速大,质太者速小;质同,则力小者谜小,力大者速大。”
——李善兰《重学》序言
“(西学)学问之种类极繁,要可分为二端。其一,形而上学,即政治学、生计学等是也;其二,形而下学,即化学、天文学、……植物学等是也。吾因近人通行名义,举凡属于形而下学皆谓之格致。”
——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
(西学)是“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严复《原强》
材料二 “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
“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秽’。”
——严复《救亡决论》
材料三 “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礼教为非,则不得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
——陈独秀《答佩剑青年》
“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1)根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中国对西学认识的演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