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是在忧患中探索近代中国富强道路的先驱,为实现民主政治,他努力寻找切合中国的宪政方案,提出了自己的宪政思想。“问泰西各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设立议院,“上可集官之智慧,中可听民之意见,下可行立国之政见”。他主张在中国由国会行使立法权、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司法厅行使司法权。但他也认为在三权之上,应设统治权,由君主来掌握。在宪政的核心问题——一个人自由权利方面,他指出“地者积人而成,国者,积权而立,故全权之国强,缺权之国弱,无权之国亡。何为全权?国人各行其国有之权……何为无权?不知权之所在也。无权恶乎起。”面对西方列强侵略加深,民族面临存亡危机的情势,梁启超认为中国社会内部急需的是团结和秩序,他指出自由是“团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总体而言,在梁启超看来,无论议院还是民权的价值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仅仅是追求民族、国家富强的手段。
——摘编自佚名《关于近代中国国家富强道路探索》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宪政思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