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金良年撰《孟子译注》
材料二 明中叶以来,学术界“高谈性命”、“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现象不断蔓延。黄宗羲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评析明代学术。黄宗羲主张“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同时他又将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判为具有正面意义的明代思想。——摘编自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等
材料三 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代表及其经济思想知识分子代表 | 魏源(传统士大夫,近代初期改革派思想家) | 郑观应(从事洋务、自创企业、撰书立说) | 严复(早年留学英国,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等大量西方著作) |
经济思想 | “语今日(鸦片战争后)缓本急标(同“末”)之法,则货先于食”。 |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要使国家富强,就要“利民”,“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 |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五卷)》
(1)孟子主张君王要“施仁政”。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他提出上述主张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