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容闳1872~1881年任幼童出洋肄业局留美幼童副监督,他晚年在其自传中写道:“盖既受教育,那么予心中之理想既高,而道德之范围亦广,遂觉此身负荷极重,假设在毫无知识时代,转不之觉也……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那么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予后来之事业,盖以此为标准,用心致志以为之。溯自1854年予毕业之时,以至1872年,那么此志愿之成熟时也。”……客闳的“西学”思想与他的“洋务”事业,在晚清的政治环境中能够说是
相辅相成,而同时亦
互相排斥。
——摘编自梁伯华著《近代中国在世界的崛起——文化、外交与历史的新探究》
(1)依照材料一指出容闳是如何看待“西学”的?如何理解材料中划线部分的含义?
材料二 “万木草堂”是康有为的新学应用于学术教育制度上的一个尝试。从1889年康有为“决定先从教育培养人才入手”后,到1891年“万木草堂”学舍就正式在长兴里开设,形成与旧学书院完全不同的学风和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通过作为学纲的“长兴学记”凝炼为“万木草堂”立学的宗旨。如“长兴学记”分科图表

——摘编自王先明《康有为与戊戌“新学”的形成》
(2)从“长兴学记”的立学和宗旨分科图表能够看出,西学在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怎么样的地位?试用分科图表中的内容举例说明。
材料三 陈独秀指出,西洋所谓法治国者,其最大的精神,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无尊卑贵贱之殊……共和国民之教育,其应发挥人权平等之精神,毫无疑义;而孔教的全然教义是三纲五常,它是别尊卑明贵贱的阶级制度,是不合于民国教育精神的,“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
——摘自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
(3)结合材料三指出陈独秀有关教育的核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