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社会内有李自成等农民起又,外有清军虎视眈眈,明王朝处于两害相侵的困境。在深刻的社会危机面前.许多人仍处于“釜水将沸而游鱼不知”的境况。王夫之在焦虑中产生了对王(阳明)学和禅学的怀疑,并试图以修正程朱理学、恢复传统经学来匡扶大厦之将倾,与顾炎武等人开讲求经世致用之新风。清军入关后,王夫之曾举兵抗清,事败后誓不降清。他指责李自成起义犯上作乱成为清朝帮凶。然而,他始终把清军入关看作明亡的主要原因,把“尊王攘夷”摆在首位。他的著作《船山遗书》中充满了对清朝入主中原的愤激之情。他还是“西学中源”说的提出者,他指出:“西夷之可取者,唯远近测法一术,其他则皆剽袭中国之绪余。”
材料二 在与太平天国殊死搏斗的戎马疆场,曾国藩进即令收集、整理、刊刻船山遗书。1862年,由曾国荃策划重刻。曾国藩校阅了1/3以上的篇幅,“订正讹脱百七十余事”,重刻的《船山遗书》于1865年正式出版。曾国藩不可能同王夫之一样把“尊王攘夷”的目标对准清王朝,却又接过“攘夷”的口号,把它转换为御外侮的“制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辉湘《船山学复苏与近代思想界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曾国藩重刻《船山遗书》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2-04 02:52: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