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因纽特人即爱斯基摩人,目前,在世界上约有8万人,多住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因纽特人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在茫茫冰天雪地里,他们怎么生活呢?他们把雪块压牢后,再把表面磨光,便制成了一块块“雪砖”。他们还用海兽皮毛做成“帐幕”,把“雪砖”一块块压在张起来的“帐幕”上面,这就是“冰屋”。

材料二 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黄土高原的土崖畔上,正是开掘窑洞的天然地形。土窑省工省力,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生活。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民居就是窑洞。

材料三 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城区。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原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 ℃,没有四季的区分。由于该地盛产竹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

(1)传统的民居与当地的_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2)简要叙述下列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冰屋:____________。
窑洞:____________。
竹楼:____________。
(3)关于北京四合院拆建的建议,哪种更合理(____)
A.悉数保护下来,不能拆除
B.太破旧了,影响市容,干脆全部拆除
C.四合院是北京民居的最大特色,应予以最大可能的保护
D.把四合院全部拆掉,照原样重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解答题 更新时间:2019-10-21 10:44: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