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记录每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个国家的发展提供启示。
材料一    2010年,北京大学得到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收藏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简牍。这批简牍出土于同一地点,抄写于同一时期,字体主要是隶书,小部分是篆书。
卷号
简牍内容摘录
初步研究成果
Ο
《三十一年质日》记载“卅一年十月乙卯朔庚寅”
“质日”为秦汉时常见的表格形式的日历

《道里书》记述了江汉地区的水陆交通路线和里程
所记地名多位于秦南郡范围内,江陵、安陆、销等是县一级地名
《制衣》记录的剪裁方法是为二尺五寸幅宽之布设定
秦国确定标准布幅宽“二尺五寸”;西汉初年则规定为“二尺二寸”

《田书》是各种数学计算方法和例题的汇编,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六尺为步”;《说文》载“亩,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推断以上简牍抄写的时期,并扼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近代化又称现代化,反映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巨变。

14-20世纪全球视野下的近代化示意图
(2)①依据材料二,从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两方面,归纳17世纪以前西欧迈入近代社会所具备的前提条件。
②围绕“全球视野下的近代化”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外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人类探索宇宙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543年
哥白尼通过多年的观测与分析,提出“日心说”
1632年
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宇宙
1687年
牛顿发现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用于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1957年
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
苏联发射“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人类第一次飞上太空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
1970年
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20世纪后期
以美国、俄罗斯为首,欧洲、日本等参与组建国际空间站
2019年
中国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5-15 12:41: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