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三“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材料四:在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①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和民众教育”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科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五:马克思说:“预兆欧洲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源于古代中国”。它们分别是,②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③导致美洲被发现,因而使全世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而④替欧洲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最强大的推动力。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两者观点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3)据材料四、五的信息,概括指出①②③④所指发明成果是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1-02 05:05: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