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①,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②。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③”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价值④。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⑤。
材料四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
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⑥。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⑦。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材料五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
(2)结合宋代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某一方面的新变化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材料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4)材料三和材料四作为历史叙述,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和历史描述的综合运用。请选出与上述四种叙述类型相对应的带有下划线的文字序号。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小说的特色,并指出其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2-20 03:0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