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生活的发展、中产阶级的成长,也许还有印刷术的传播,均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南城镇之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的繁荣。这自然而然地会增加参加官方科举考试的考生数量,而通过这种考试,官僚机构吸收了新的成员,统治阶层也获得了新鲜血液。……另外还有一些通常设在山林幽静处的私人书院。从1l世纪开始,官学已不再只向贵族和高官的子弟开放。而到了11世纪末叶,在朝臣的奏议下,各路均开设了县学和乡学。再有,朝廷南渡至此之后不久,原来设在北宋首都开封府的3座高等学府亦迁至杭州,它们是太学、武学和宗学。除此之外还开办了医学。……尽管太学所收的学生最多,但它仍可被当成其他学府的样板。医学相形之下是最少受重视的,所以同期的医学学生不超过250名或300名,学官也只有4位。上述学府每3年招生一次,入学考试竞争激烈。
——摘编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从江户时代后期到明治维新,在社会急剧变革之中,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愈加激化。1871年,岩仓使节团赴欧美考察,痛感培养人才是根本大计。随之,教育改革开始。明治政府为了推行教育改革,首先确定了改革的方针和政策。1870年2月,仿照欧美学制,第一次制定了《大中小学规则》,建立大学、中学、小学的近代学校体系。1871年7月,设立统辖科学文化事业的文部省。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的重要法令-《学制》。明治政府为抓教育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其他任何一项改革无法同教育改革相比。在经费上给予很大支持。此外,明治政府还聘请大量的外籍教师帮助工作,又不断派人到海外学习。
——摘编自浙江大学日本研究所《新编日本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教育变革的原因以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近代日本教育变革的特点,并分析近代日本教育变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6-06 12:23: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