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漆绣球》
材料二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明清小说)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对荣华富贵的钦羡渴望,对性的解放的企望欲求,对“公案”、神怪的广泛兴趣……尽管这里充满了小市民种种庸俗、低级、浅薄无聊,尽管这远不及上层文人士大夫趣味那么高级、纯粹和优雅,但它们倒是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儒学正统的侵袭破坏,它们有如《十日谈》之类的作品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一样。
——李泽厚《美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分析该体裁的特点。这种文学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10-12 12:46: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