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启蒙思想家看来,明清时期是个“天崩地解”的时代。这不仅有王朝兴亡的感慨,也是在一种新的“经济型态”崛起时,对旧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理念冲击后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在某些地域“发生压倒一切的影响”。徽州地区出现“昔为末富,今为本富”;在世俗层面上,商业习气已冲垮“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一大批士人科举无望转而与平民阶层结合,冲破传统贾儒观而进入商人群体。
明中叶以前的商人活动很难为自己的盈利欲找到合适的道德理由。明清启蒙思想家尝试并成功地使宋明的“理欲对立观”转向了“以欲为本的理欲统一观”,不遗余力地试图为“人欲”正名,找到合法的外衣。但它们并未完全取得独立之地位,往住通过天理的形式加以肯定。
——摘编自段江波等《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
材料二 十六世纪末以至十七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他们是历史的觉醒者,他们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诸方面“别开生面”,还写出了将来社会全面图景的理想著作。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过程和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先进阶级的要求,既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的因素,又有受传统的思想所束缚的因素。
——摘编自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当时“启蒙思想家”所持的态度。举例说明“士人与平民阶层结合”对当时中国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明清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二中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论述题 更新时间:2017-11-20 08:0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