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材料二 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成就表(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编制)
时间
| 自然科学成就
|
1543年
|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
|
1609年
| 开普勒提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等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
1609年
| 伽利略创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球运动,否定了地球由上帝创造的观点。
|
1620年
| 培根发表《新工具》,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
1628年
| 哈维创造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理论,冲击了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观念。
|
1644年
| 笛卡尔发表《哲学原理》,将观察和思考作为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
|
1687年
|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引力法则解释地球为何绕太阳运行。
|
材料三 世纪之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已展现的科技机遇,西方国家出台了种种举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欧盟制定了从2002年到2006年的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以推动成员国研究活动一体化,其最高目标是建设“知识欧洲”。美国2002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已达2916亿美元。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的投入为175亿欧元,比第五个框架计划多17%。在过去50年里,基础研究为计算机、信息技术、遗传工程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美国联邦政府支持了全美约60%的基础研究,英国政府也将其60%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同时,各国都瞄准科技前沿开展工作,信息通信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环境科技、航天科技等均被各主要国家列为优先领域。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概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方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举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