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外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编纂《农政全书》。对传统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集中代表了当时我国在农业科学上所达到的成就。
波义耳(1627-1691),英国化学家,主张化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物体的本性,因而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收集观察到的事实。在1662年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称之为波义耳定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
材料二 两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对比表
时间
国家
代表性展品
1876年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蓝等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2010年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
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1)据材料一中西方两位科学家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当时中西科技发展不同的成因。
(2)比较两届世界博览会中国展品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0年中国展品变化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5-07 09:0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