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梅多思《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漫谈札记》1847年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搞(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应上抓《考工记》,下抓《天工开物)。《考工记》是春秋末年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有关科学技术的官书。涉及的理论问题虽不多,但车轮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现象、抛物体的轨迹、水的浮力、材料 强度、器物发声与形状的关系等是古代科学知识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陆敬严《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的思想界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为《天工开物》撰写简介,并评析伯恩斯等人的观点。